9月地产月报 | 政策集中释放,市场反应不及预期

 
行业政策
 
第二波政策集中释放,后续仍有放松空间

9月,831新政后行业终于迎来了第二波实质性政策宽松,总的来说政策力度显著,同时也留有一定空间。

三大信贷新政基本得到落实,“认房不认贷”已在各城市全面执行,广州以及大部分二线城市均调降了首套、二套首付比例下限,广州、深圳以及大部分二线城市均调降了二套房利率下限,目前来看仅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动作不大。
同时一二线城市打出松绑购房限制的“组合拳”,广州从两方面放宽限购,超过10个二线城市取消限购,7个城市取消限购和限售。

我们看到,在大力度政策的加持下,市场的修复仍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若恢复不达预期,年底前政策仍有放松的必要和可能。

住宅市场
 
成交起色未达预期,能否持续待观察
从我们监测的40城数据来看,9月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为1449.4万平米,同比下行26.1%,环比上行12.6%。
总而言之,9月需求端宽松政策集中释放,整体而言市场有所反应但还不明显,其中一线城市和部分核心二线城市反馈较为明显。国庆期间,城市成交较9月有所起色,不过我们注意到的是热度高度集中于核心城市、核心区域,同时市场普遍对于热度可否持续抱有怀疑态度。

因此,针对目前市场的反应,我们认为9月的大幅政策宽松有所收效,但是不达预期,若要维系来之不易的回升态势,甚至于达到城市间热度的传导,势必需要政策的持续跟进,而首先就是目前政策执行还留有较多空间的一线城市和少数核心二线城市。

土地市场
 
土地供应规模收缩,成交热度继续分化

2023年9月亿翰智库监测城市宅地成交总建筑面积为4111.8万平米,同比下降60.1%,整体成交规模处于收缩区间,同时,成交价格持续上升,9月,成交楼面均价为5491元/平米,同比上升14.7%。

由于供地质量上升,杭州土拍热度有所回暖,两批次共推出22宗地块,其中11宗封顶摇号,尤其第十一批次所推出的地块土地质量较高,房企反应热烈。
整体来看,9月土拍市场继续降温,资金追捧优质地块,热度呈现点状。短期来看,土拍情绪扭转仍依赖销售端恢复程度。核心城市在政策带动下,土拍情绪有望在销售端驱动下回暖。而从全国来看,在销售尚未持续、实质性转暖下,预计全国土地市场整体仍低温运行。同时优质地块将维持较高热度,对于部分基本面良好的三四线城市,其核心地块仍有可能出现“点状”高热。

企业表现
 
企业销售略有改善,大型房企债务处置进展积极

投资方面,9月,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频次减少,导致企业投资力度明显减弱。9月单月权益拿地金额TOP100房企共拿地157宗,权益拿地总金额1381.2亿元,环比下降20.8%。累计来看,2023年1-9月,权益拿地金额TOP100房企共拿地650宗,权益拿地总金额8499.8亿元,同比下降20.5%,降幅较8月扩大7.8pcts。

我们认为,企业谨慎投资的现状短期内不会改变。当前,信心是影响企业投资的最大变量。在“认房不认贷”等需求端政策的驱动下,9月销售情况边际回暖,但其是否具有持续性仍有待观察,因此,在确认市场底部之前,企业的投资策略将仍偏保守。

 

销售方面,TOP200房企销售环比上升10.4%,较8月上升7.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5.5%,降幅较8月缩小6.0个百分点。

得益于政策推动和房企积极推货营销和释放优惠,国庆中秋期间销售环比有所好转,但同比依旧不如2022年同期,国央企整体更优,不过也存在内部分化。

当前,市场修复的力度和可持续性存在不确定性,我们持续看好两类企业的销售表现:一是在核心城市和版块拥有优质可售资源的企业;二是经营始终稳健,融资顺畅的企业。

 
融资方面,房企在境内市场成功发行信用债19笔,总融资规模为163.8亿元,环比下降71.1%,净融资规模为-306.7亿元,创年内净融资规模新低。新增2笔2.4亿元海外债融资,其中,天津轨道交通发行的1.4亿美元为新发海外债,正商集团发行的1.0亿美元海外债依然是债务置换。
我们认为,即便有中债增支持发债,民企的流动性压力依然很大,仍有民企在苦苦支撑后仍不得不宣布部分债务无法偿付,主要原因在于销售端持续收缩,虽然第二波需求端政策已然释放,但是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时机偏晚,且本身能够受益的程度也打折扣。当然,大型民企债务处理的积极进展也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这一方面为企业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也为行业的债务处置注入信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