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前房地产业形势的政策建议

基于当前房地产业形势的政策建议

 

至2021年,对于房地产业的调控政策已经持续5年时间,在“房住不炒”政策底线下,政策不断精准化推进,调控成果显著,行业发展秩序稳定,稳杠杆、控风险取得实质性成成效,房价非理性上涨态势被遏制,“住有所居”诉求稳步实现,政府和企业负债率有序下行至合理水平。

但同时,政策推进和执行的过程中,由于横向交圈不足,纵向协同性弱等原因,政策或有悖初衷,因此不免衍生出一些负面效应:市场需求萎缩,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成交大幅下滑;民营企业基本全部暂停拿地,土地流拍率攀升,新开工下行,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转负;资金监管从严,房企信用违约、暴雷事件接连出现。倘若企业出现群体性暴雷或持续“躺平”,那将对整体经济、金融体系、国际形象、内循环、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一、投资断崖,有效供给断层,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提振内需、稳定投资对于维持经济稳定发展意义重大。房地产及上下游产业链对经济的贡献率在30%左右,保持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具有重要作用。

土地成交层面,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土地购置面积下行态势延续,土地市场惨淡行情未有任何实质性改变,2021年1-9月土地购置面积合计13730万平米,同比下降8.5%。第二次集中供地城市,土地成交不断趋冷,超70%的城市流拍率超20%,长沙、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的流拍率均超过50%。2022年或大概率出现部分城市市场有效供给断层,届时将进一步推升房价或加剧房价上涨压力。

新开工层面,全国房屋新开工数据持续负增长,截至9月末,累计新开工面积同比已降至-4.5%。限于资金压力和销售的负面预期,房企开工意愿持续萎缩,根据亿翰智库监测的房企新开工数据来看,16家典型民营企业新开工占比达到15%,倘若民营企业无力开工,将对新开工总量造成严重冲击。

新房和二手房同步全面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商品房单月销售金额与面积已连续3个月同比负增长,9月销售面积合计1.61亿平米,同比下降13.2%,销售金额为1.57万亿,同比下降15.8%。8月到10月,新房的新开盘去化率呈断崖式下降,10月份降到了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新开盘去化率只有41%,低于9月份的44%,预计11月份新盘开盘去化率会继续降低。

二手房成交水平降至长期历史低位。根据贝壳监测的重点50城[1]10月二手房整体成交量与9月基本持平,成交量维持五年以来除特殊时点外的历史最低值。仅短短半年时间,成交由峰值到谷底,萎缩三分之二。以2019-2020年城市月度二手房成交平均水平为均值参考,50城中32城跌破均值的20%,41城成交量低于2019-2020年月成交均值,较9月38城继续扩大。部分城市市场严重偏离正常水平,深圳、东莞、杭州10月成交较均值水平萎缩86%、82%、69%。长三角区域的宁波、南通等城成交水平不足均值的一半。10月边际变化看,杭州月成交量继续大幅萎缩;深圳、东莞、惠州、厦门环比涨幅是由于9月成交基数低所致,实际市场仍然低迷;上海10月成交有一定改善,主要受国庆假期成交活跃带动;北京、广州成交量较9月底部略有改善,有初步企稳迹象。消费者预期发生明显变化,此次预期处于2019年以来的低位。近期多个城市开始推行二手房指导价,二手房指导价基本上比市场价格平均低20%-30%,消费者认为政府是要将整个房价下降20%~30%左右的幅度,所以很多消费者开始处于观望。

从新房与二手房的联动效应来看,根据贝壳研究,约有40%-50%左右的消费者是卖旧买新,即以卖掉二手房而购置新房,倘若二手房市场冷却,新房市场必然冲击。当新房销售不畅,回款更难言乐观,在资金监管不断趋严的情况下,即使回款通畅,企业对于资金的调配自由度受到严重受阻,叠加外部融资严控的形势,房企资金端将遭受沉重压力,所以在土地投资、新开工上的能力和意愿都将大幅萎缩,因此将无法有效支撑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稳定。从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来看,2021年9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已由正转负至-3.5%,预计未来仍将保持下行态势。若房企在拿地端和开工端都无力作为,不排除开发投资出现断崖式下降的可能,那将对经济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影响国际形象,损害金融体系稳定

房地产业与金融链条具有强相关性,目前,我国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的 39%,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2020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撰文指出)。根据亿翰智库测算,50家典型房企截止2021年6月末的有息负债总量达到 6.26 万亿元(不包括对于相关供应链端的各类应付款项)。

伴随行业内企业债务违约事件的发生,行业整体的信用都遭到波及,海外对于中国房企的信用度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情绪,未来国内房企在境外融资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加,而且长远来看,将严重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形象,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顺利推进;

同时,由于受房企违约和暴雷事件影响,境内金融体系的风险避规性增强,房企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加之回款难度上升,资金监管趋严,房企债务违约或仍将不断出现,整体信用体系有崩塌的风险,当房企无力偿债时,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将遭到威胁,严重时或引发系统性风险。

三、冲击内循环体系,威胁社会稳定

“共同富裕”、“住有所居”的本质诉求都是保障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房地产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条带动了大量就业,倘若房地产行业出现动荡,相关的产业链条业难独善其身,如钢铁、水泥、建材等等,破产倒闭或成常态,这将对整体的就业形势造成负面冲击。如果引发失业潮,不仅重创居民消费,而且对社会稳定形成负面作用,也会增加内循环体系构建的难度。

同时,若规模型房企资金链断裂,则大量已售未交付项目无法按时有质量的交付,甚至出现“烂尾”,工程质量无法保障,消费者权益将深受其害,届时或引发群体性维权事件,这于社会稳定秩序的维护更加不利。

四、房地产长期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参考

作为经济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房地产业的稳定发展对经济发展平稳、金融系统稳定、社会秩序安定都不可缺少,因此适度的政策指引和纠偏势在必行。当前,约束房企正常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民营企业信用出现集体崩塌风险,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修复行业信用体系,避免行业信用的全局传染。

(一)有效隔离风险,避免风险在行业内和企业内的传染

做好风险暴露企业的破产或资产重组工作,如积极引导险资入股或国央企参与重组;

成立多部委联合的专项工作组,尽快封闭个别企业的重大风险;

适度放开国央企业务范围限制,允许更多央企、国企开展地产业务经营,增加行业企业主体数量,有效支撑市场容量;

鼓励地方型国有企业与信用较优的民营企业合作,最大化避规供给断层的出现;

允许企业间的相互救助,适度放宽高信用企业“三道红线”的时限约束,如可考虑允许绿档企业阶段性“三道红线”指标上升,能够有机会去进行资产的收购、并购,实现企业间的救助和扶持,在半年度或年度的会计期末考核企业的“三道红线”绿档要求。

(三)差异化信贷政策执行,定向增信和融资倾斜

给予信用较优、经营稳健的企业更高信任度,不盲目抽贷、断贷,增强贷款的稳定性;

根据房企的信用等级和经营情况,允许适度的贷款展期;

增强企业在海外和境内融资市场的信用度,促使企业能够实现借新还旧;

合理化房地产不同业务贷款发放,融资避免一刀切,避免“谈房色变”,文旅业务、长租公寓业务、养老产业、商业地产等业务在融资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在资金使用上严格监管,杜绝此类资金用于地产开发,避免地产领域风险在企业内部的传染;

放开绿色建筑、商业地产、产业地产、长租公寓融资,支持环保型建筑的融资需求。

(三)统筹优化预售资金监管政策,针对性管控

对于已实施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满足返还条件的,应尽快予以返还;

根据企业信用和项目建设进展实际,监管资金入账金额在扣除相应比例的留存监管资金后仍有余额的,在返还各阶段监管资金的基础上,每阶段可考虑提高原来应返额度的20%,以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

已领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楼栋,因疫情影响施工建设的,预售资金监管部门可提前拨付重点监管资金,允许企业突破现有政策提取已缴纳监管资金,但需严控资金用途,如不能用于土地投资等;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考虑按栋申请,对应预售资金监管规则可更加精细化,“少量多次”返还监管资金。

(四) 金融政策支持绿色低碳产品需求和绿建企业发展

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低碳节能住宅。对购买绿建产品的购房者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降低房贷利率、提高网签效率、设立专项额度、简化放款条件。并考虑在购房税费上予以减免,鼓励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高品质住宅购房需求;

鼓励房企开发绿色低碳节能住宅。针对绿色低碳项目的开发贷优先放款,缩短放款周期,保障项目正常开发建设,并顺利实现项目竣工交付,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建立房地产业的绿色低碳项目名录和企业清单。对名录和清单上的项目和企业予以多方位的信贷支持,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发展绿色金融。

(五)正确引导舆论方向,预防舆论踩踏

可通过高层表态,认可房地产业的角色及定位,避免房地产业“被妖魔化”;

规范媒体舆论方向,减少舆论负面引导造成的行业预期不稳和集体踩踏;

给予政策一定的周期发挥效用,避免多政策叠加,在时滞效应下衍生出更多新问题;

对执行过度的政策及时进行纠偏,最大化减少一刀切政策下的群体误伤;

定期组织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等主体座谈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和政策执行情况,促进各主体之间信息互通;

积极开展房企经营(民营房企为主)情况调研,切实深入了解企业经营动态,缩小数据与企业感知之间的差距。

 

 

全联房地产商会

2021年11月9日

 

[1] 贝壳二手房50城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大连、福州、贵阳、哈尔滨、杭州、合肥、呼和浩特、济南、昆明、兰州、南昌、南京、宁波、青岛、厦门、沈阳、石家庄、苏州、太原、天津、温州、武汉、西安、银川、长春、长沙、郑州、重庆、常州、东莞、佛山、绵阳、惠州、嘉兴、廊坊、洛阳、南通、泉州、绍兴、无锡、芜湖、徐州、烟台、中山、珠海。